从抗拒到爱上华文|我们的Sino-bus奇妙转变

晚饭后,我正在厨房收拾,突然听到客厅传来六岁儿子小杰稚嫩的声音:“妈妈,你看!这是‘蝴蝶’,这是‘花朵’!”

我惊讶地放下手中的碗碟,走到客厅。小杰正指着绘本上的图片,用清晰的华文念出词语。要知道,就在两个月前,他还对华文充满抗拒,每次让他念华文都愁眉苦脸。

“小杰真棒!”我走过去,欣喜地摸摸他的头,“这些词是谁教你的呀?”

“是Sino-bus的老师!”小杰眼睛亮晶晶的,“妈妈,我们今天还学了关于蝴蝶的诗歌呢!‘两个黄蝴蝶,双双飞上天…’”

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。眼前这个主动学习、热爱华文的小朋友,和几个月前判若两人。

“妈妈,我不喜欢华文”

回想起三个月前,小杰每次上完幼儿园的华文课都会抱怨:“妈妈,华文好难,我不想学。”

“为什么呀?”我当时耐心地问。

“那些字都长得一样,我看不懂。”小杰嘟着嘴巴,“而且老师说我的发音不标准,小朋友都笑我。”

作为新加坡华人家庭,我和丈夫一直希望小朋友能主动学习掌握好华文,不仅是沟通工具,更是与中华文化连接的桥梁。但小杰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,甚至一看到华文书就扭头走开。

那段时间我很焦虑,试过自己教他,但总是以眼泪收场——有时是他的,有时是我的。

遇见Sino-bus的转机

一天,朋友向我推荐了Sino-bus华文课程。“我女儿以前也不喜欢华文,上了Sino-bus后完全变了个人,现在主动学习华文故事书呢!”

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我带着小杰参加了Sino-bus的体验课。

去之前,小杰还很不情愿:“又是一堂无聊的华文课…”

但点进Sino-bus教室的那一刻,最吸引人的生动的动画课件。

老师:“你好,小杰!今天我们要去汉字王国探险,你愿意当我的小助手吗?”

小杰犹豫地点了点头,但眼神中已有一丝好奇。

课程结束后,小杰跑过来,难得兴奋地说:“妈妈,华文课像玩游戏一样!”

专业耐心的引导

正式报名后,小杰开始了在Sino-bus的规律学习。我发现老师和Sino-bus的其他老师都非常专业,懂得如何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。

他们不直接纠正小朋友的错误,而是通过示范和鼓励来引导。记得有一次,小杰把“飞机”读成了“灰机”,莉莉老师没有批评他,而是说:“小杰的发音很接近了!听老师说——‘飞~机~’,像小鸟在飞一样。”

然后她展示了一段飞机飞行的短视频,并用手势模拟飞行:“飞~飞~飞~机~”

小杰跟着学了几遍,很快就掌握了正确发音。

老师们还特别有耐心。当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时,他们不会强行压制,而是通过变换活动重新吸引小朋友。

这种尊重和信任让小杰感到被重视,之后更加配合课堂活动。

进步看得见

几周后,我开始看到小杰主动学习的明显变化。

以前他只爱看英文动画片,现在会主动选择华文字幕的节目;路过书店时,他会拉着我去华文儿童读物区;在家也会不经意地冒出华文词语:“妈妈,今天下雨,要带‘雨伞’。”

更让我惊喜的是,他开始用华文表达简单需求:“妈妈,我渴了,想喝水。”“谢谢妈妈。”

一天晚上,他甚至拿着华文绘本来到我面前:“妈妈,你可以读这个故事给我听吗?”

我强忍着激动的泪水,把他搂在怀里,一字一句地读着《三只小猪》的华文版。读到一半,小杰居然能接上一些简单的句子!

“小杰,你太棒了!这么多华文字都认识!”

“老师说,华文字像图画,看多了就记住了。”小杰自豪地说。

如今,每周的Sino-bus华文课成了小杰最期待的时光,而看到小朋友从抗拒到主动学习华文的转变,则是我作为母亲最欣慰的礼物。

感谢Sino-bus专业而有趣的课程,以及老师们的耐心指导,让华文不再是小杰的负担,而是变成了快乐的源泉。看着现在热爱华文、自信开朗的儿子,我深信,为他选择Sino-bus是做过的最正确的教育决定之一。

Contact Us WhatsApp:+86181653290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