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苗最討厭寫作業。特別是英文課程的課後練習,那些反覆抄寫的句子像困在格子裡的麻雀,讓她總想打開窗戶把它們全都放走。直到某個雨後午後,她在奶奶的針線籃裡發現一捲會發光的絲線——線軸上貼著Sino-bus的燙銀標誌。
「這是雲錦繡線,」奶奶瞇著眼笑,「專門繡你們那種會說話的作業。」
苗苗好奇地捻起絲線,發現Sino-bus學習平台上的課後練習題全都變成了繡樣圖案。第一題是「復述彩虹」,要求用口語描述彩虹形成過程。她剛念完課文,絲線就自動在繡繃上織出七色彩虹,但顏色灰濛濛的——原來漏說了「陽光折射」這個關鍵詞!

「這樣複述可不行喔。」絲線裡傳來輕柔的聲音。一隻紡織娘從線捲裡探頭,前肢拿著迷你繡花針:「要像我們織錦這樣,先把經線理順,再添緯線——來試試自主復述三步驟?」
苗苗跟著紡織娘的指引,先抽出銀線繡出主幹(「雨後陽光出現」),再用藍線補充細節(「水滴折射陽光」),最後用金線點綴結果(「形成七色拱橋」)。當她完整復述時,繡繃上的彩虹突然熠熠生輝,真實的虹光灑滿整個房間。
接下來是形式多樣的課後練習題群。句型轉換題變成需要拆解重織的雙面繡——正面繡陳述句「蝴蝶飛舞」,反面就要繡出疑問句「蝴蝶在飛舞嗎?」;詞彙應用題化作漸變染繡,要根據上下文選出最合適顏色的絲線:描寫大海用深藍線,描寫溪流用淺碧線。
最神奇的是針對性補強繡框。當苗苗在「現在進行式」頻頻出錯時,繡框自動縮小範圍,將二十種進行式變化法則繡成會動的蒲公英田——每株蒲公英代表一種情境,她需要捕捉飄散的花絮繡進正確的語境裡。繡錯時蒲公英會變成絆腳的藤蔓,繡對時則綻放出小太陽。
連續七個夜晚,苗苗癡迷地繡著各種Sino-bus課後練習題。她發現用刺繡復述課文時,那些句子彷彿縫進了記憶深處;而把語法點綴成花樣紋路時,規則突然變得鮮活起來。原本枯燥的自主復述,變成令人期待的創作遊戲。
學期成果展上,苗苗展開一幅流光溢彩的雲錦——左側繡著《四季》課文復述圖:春季用萌芽綠線繡出生長句型,夏季用暖橙線繡出進行式浪花;右側則是語法花園:名詞化作紮根的黑土,動詞變成搖曳的花莖,時態標記為不同顏色的蝴蝶。
「這都是Sino-bus的課後練習變的!」,「自主復述就像繡經線,形式練習就像添緯線,而針對性強化——」她指向角落一處精巧的補繡,「就是給破洞的地方繡上最結實的針腳。」
在Sino-bus學習的小朋友們發現把Sino-bus的復述內容繡成故事畫卷時,語言自然就有了生命;把練習題化作紋樣設計時,知識不知不覺就紮了根。
某天苗苗發現自己的語言架構力獲得滿星評價。她輕輕摩挲著雲錦上發光的絲線,忽然明白奶奶那句話的真意:「一針一線經緯交錯處,藏著讓知識開花的秘密咒語。」
而繡繃旁那捲Sino-bus絲線,正在月光下泛起新的波紋——下一課的練習題,正等著被繡成會發光的星河。
Contact Us WhatsApp:+86181653290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