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而復得的旅程|一堂價值千金的英語課

機場大廳裡人聲鼎沸,十歲的子軒緊握著媽媽的手,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陌生的國度。這是他第一次出國旅行,一切都顯得那麼新奇。然而就在辦理入住手續時,媽媽突然臉色煞白——隨身攜帶的錢包不翼而飛,裡面裝著所有的現金和證件。

媽媽急得滿頭大汗,拉著子軒在機場四處尋找。當確定錢包確實遺失後,他們只能尋求機場警察的幫助。這時,媽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:她的外語能力有限,而警察只會說當地的語言。

子軒永遠記得那個場景:媽媽比手劃腳地試圖說明情況,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。她翻出手機裡的翻譯軟體,一個字一個字地輸入,但溝通仍然困難重重。警察雖然態度友善,卻常常露出困惑的表情。原本簡單的報案過程,花了整整兩個小時才完成。

就在他們幾乎要放棄希望時,一位地勤人員拿著媽媽的錢包走了過來。原來是有好心人撿到後交到了服務台。雖然最終有驚無險,但這個過程讓子軒深受震撼。

回酒店的路上,子軒認真地對媽媽說:「我以後一定要學好外語,這樣就不會讓您這麼為難了。」媽媽蹲下身來,平視著兒子的眼睛:「你說得對。英語不僅是學校裡的一門科目,更是打開世界的鑰匙。今天我們很幸運,但不是每次都能這麼幸運。」

回港後,媽媽立即為子軒報名了Sino-bus小學英文課程。這個決定不僅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,更是希望給小朋友一個更廣闊的未來。Sino-bus課程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方式,設計的非常有趣,小朋友學習也會更專註。

Sino-bus小學英文課程情境角色扮演讓子軒很感興趣。生活百科主題扮演旅客和幫助者的角色,用所學語言解決各種問題。有時是模擬在商店遺失物品,有時是練習就醫問診,還有時要學習如何正確表達感謝。

老師也會講解各國不同的禮儀習慣。子軒這才明白,原來在有些國家,直接說「不」是不禮貌的;在有些地方,肢體語言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。這些知識讓他大開眼界,也更加理解為什麼媽媽當時會那麼手足無措。

子軒的進步顯而易見。他不再害怕開口說話,也學會了如何用有限的詞彙有效溝通。老師經常誇獎他:「子軒在Sino-bus小學英文課程中最棒的是懂得隨機應變,這正是溝通最重要的能力。」

半年後,學校舉辦國際文化日,子軒主動報名擔任小導遊,用所學語言向外籍老師介紹香港文化。雖然還是會緊張,但他已經能夠流利地進行簡單對話。活動結束時,一位來自英國的老師特別稱讚他:「你的解說很清楚,讓我對香港有了更深的認識。」

現在的子軒依然會想起那個在機場慌亂的下午,但已經不再感到無助。他相信,只要繼續努力學習,下次出國旅行時,他不僅能夠照顧好自己,還能在需要時幫助其他人。

媽媽看著兒子的轉變,欣慰地說:「那次不愉快的經歷,反而成了最好的教材。它讓小朋友真正理解了學習語言的意義,這比任何說教都來得有效。」

這個故事在親友間傳開後,很多家長都開始重新思考語言教育的意義。他們明白,與其追求考試分數,不如培養小朋友實際運用的能力。因為真正的教育,是讓小朋友準備好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。

對子軒來說,那次的經歷就像一顆種子,在他心中生根發芽。他在Sino-bus小學英文課程不僅學會了一門語言,更學會了如何用這項能力去幫助他人、連接世界。這或許就是成長最美好的模樣——將挫折轉化為動力,將困難變作機會。

Contact Us WhatsApp:+8618165329059